为教育引导广大同学继承发扬革命英烈不畏艰难、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,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倡导绿色、文明、安全的祭祀新风尚,3月29日,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组织开展“忆先烈,探清明,传文化”主题系列活动。
“缅怀革命先烈、传承红色基因”——烈士陵园祭扫活动
青松翠柏守英烈,春风白花寄哀思。为缅怀先烈功绩,弘扬先烈精神,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,3月29日下午,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组织师生代表前往苏州烈士陵园,开展烈士陵园祭扫活动。
烈士陵园内,革命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,现场气氛庄严肃穆。学生代表屈晨亮领读《缅怀革命先烈,传承红色基因》,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,同时激励同学们要以传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为己任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。
活动伊始,全体师生肃立致敬,由学生代表练进、刘亦航敬献花圈,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。紧接着,全场默哀,向那些满腔热血、不惧牺牲、保家卫国的英雄烈士,致以沉痛悼念。
随后,师生代表们前往烈士安息区,大家俯身烈士墓碑前,用毛巾逐一拭去墓碑上的灰尘,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先烈的崇高敬意。
祭扫仪式结束后,全体师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移步园区场所进行参观。在星火园与芬芳园中,大家认真聆听了革命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战斗的光辉历程,共同追忆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。
在英名录、陈列馆和党史园中,一个个姓名、一幅幅图片、一件件实物背后的感人故事,生动地将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展示给观者,磅礴恢弘的气势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内心。通过这些珍贵的图片、文献、实物资料,师生代表们领悟到了先辈们坚守的红色信仰与顽强的抗争精神,也更加坚定了筑梦强国的信念。
英烈事迹,光耀千秋;星星火炬,赓续传承。此次清明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是我院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,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将继续开展特色鲜明、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,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,树立远大理想,成长为合格的新时代接班人。
“手绘纸鸢忆先烈,春茶品鉴话清明”——缅怀踏青活动
入山无处不飞翠,碧螺春香百里醉
清明,既是节气也是节日,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。清明节祭扫活动的实质是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。此外,节前也是采茶、制茶、品茶的大好时光。茶叶是圣洁之物,追思先人,献上清茶一杯,自然是表达无限敬意的最好方式。
“入山无处不飞翠,碧螺春香百日醉。”产于太湖的洞庭山碧螺春已有千余年历史,以形美、色艳、香浓、味醇“四绝”闻名于中外。同学们到达西山后,一起跟随茶农学习采茶技术,大家三五成群穿梭在茶垄之间,两手轻掐细挑,小心翼翼地把茶叶采进竹篓里,一脚春泥,一手茶香,尽享茶香清明。
采茶结束后,同学们前往茶房观摩制茶技术、品鉴春茶,通过观其形、察其色、闻其香、尝其味等方法对亲自采摘的茶叶进行品鉴。
纤手绘纸鸢,清明寄相思
风筝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,东汉时期称为“纸鸢”。古代人在放纸鸢时,会在鸢首绑一根竹笛,当纸鸢随风飞扬时,风灌入笛中,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,有如筝音,自此后纸鸢有了新的名称——风筝。宋代以后,放风筝逐渐成为清明节的习俗。春暖花开,放飞风筝,祈除病消灾,求太平好运。
活动现场,同学们用颜料在风筝上绘画出不同的图案,并在风筝上写下对已故亲人和先烈们的寄语和思念,以此种方式遥寄追思、深刻缅怀。在和煦的春风里,五彩斑斓的风筝越飞越高,不仅传递着同学们的情感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。
清明时节,万物复苏。通过组织品鉴春茶、手绘纸鸢这种新颖的活动形式,不仅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清明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,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同时也营造了“移风易俗、文明祭祀、绿色清明、文化清明”的良好节日氛围。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将持续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,推动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,使文明新风理念深入文传学子心中。